在迎接气候危机的关键时刻,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备受瞩目。未来五年,中国、印度、欧洲、北美洲将成为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的主战场,而拉美地区,以巴西为代表,也将迎来一些关键机遇。中美两国在“阳光之乡声明”中共同承诺加强合作,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增至三倍。这一目标,虽然艰难,但被认为是实现净零排放的必要条件。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截至2022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3372吉瓦,同比增长295吉瓦,增速为9.6%。水电、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是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分别占比39.69%、30.01%和25.62%。生物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合计约占5%。面对气候危机,各国领导人努力推动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相当于提升至11TW。
挑战与机遇
1.挑战:全球目标的不同贡献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报告,2022年新增装机容量的近一半来自亚洲,中国为最大贡献者,新增容量达141吉瓦。然而,非洲的新增容量仅为2.7吉瓦,总装机容量仅占全球2%。不同地区对全球目标的贡献存在差异,需全球共同努力。
2.机遇:全球主战场的增长未来五年,中国、印度、欧洲、北美洲将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主战场。其中,中国以其风电和光伏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成为推动全球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拉美地区,特别是巴西,也将迎来一些关键机遇。
目标实现的关键:消除发展瓶颈
“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是一个艰难但可实现的目标。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消除发展中的瓶颈。这包括:
1.多部门共同行动:与光伏发电相比,风电装机目标更需要多部门共同行动。合理的装机结构至关重要,避免过度依赖光伏,确保实现的发电量和减排量更为可观。
2.消除并网障碍:政府需要清除可再生能源开发商的并网障碍,支持竞争性报价,并鼓励企业签订购电协议。此外,投资电网、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并确保市场机制促进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3.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消纳可再生能源,需要建设更多输电线路和储能等基础设施。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资将直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中国的角色与挑战
中国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军者,其发展空间巨大。然而,需要解决一系列挑战,包括能源安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调等。政府需要为高比例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建设更多基础设施,推出更多利好政策,健全市场机制,增加系统灵活性。
面对气候危机,实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的目标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全球需要共同努力,消除发展瓶颈,为清洁能源的发展贡献力量。中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推动者,其努力和成就将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榜样。未来五年,我们期待看到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蓬勃发展,为创造更清洁、可持续的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