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能源价格的飙升引发了欧美等经济体的通胀担忧,这也让多国的货币政策决策者陷入更为复杂的境地。能源价格的波动对通胀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不仅使通胀降温的趋势受到威胁,还为货币政策制定者带来了更多考验。
能源价格对通胀的影响
能源价格的飙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胀的压力。根据数据,纽约汽油期货近期攀升至9个月高点,全球范围内的汽油价格也在上涨,这使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多国央行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前景。虽然原油期货变化幅度相对有限,但美国汽油期货却上涨了超过20%。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炼油厂的意外停运,再加上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和新加坡等主要储存中心库存偏低,从而导致全球汽油市场紧张局势。
汽油作为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消费品之一,其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成本。同时,能源价格也是全球通胀飙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各国政策制定者需要面对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在保持通胀稳定的同时控制能源价格的上涨。
能源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
花旗美国经济学家霍伦霍斯特指出:“能源成本上涨可能会推高消费者价格,导致商品价格再次上涨,此前的能源价格上涨势头已经减缓。”在这一观点下,能源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导致消费者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进而影响整体物价水平。
德意志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雷恩举例说明,美国每加仑汽油价格每上涨1美分,就会减少年度消费能力达11.5亿美元。这意味着第二季度每加仑汽油价格下降1.30美元为消费者节省了1500亿美元,这些资金可以投入到其他商品和服务中。然而,如果物价继续大幅上涨,这种积极局面可能会逆转,从而拖累消费支出。
全球范围内的通胀趋势
在欧美等地,虽然能源价格波动使通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其他因素如房租等价格的上涨依然为通胀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
以欧元区为例,7月份通胀率降至5.3%,创下2022年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德国和法国等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也有所回落。然而,现实中,房租等因素的涨价为通胀前景注入了不稳定因素。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角度来看,发达经济体仍需警惕通胀低流动性,特别是服务业通胀水平。此外,住房租金的上涨也成为引起行业关注的一个问题。
货币政策的挑战与前景
面对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通胀上升,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决策变得愈加困难。虽然许多央行暗示,经过一段积极的加息周期后,利率已经接近峰值。但通胀的持续压力可能迫使他们暂缓宣布战胜通胀的消息。
美联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央行在一段时间的加息之后,近期再次开始加息。即便如此,市场预期英国央行也将在不久后将利率上调至少25个基点,从目前的5%上升。
然而,美联储等央行表示,实现2%的通胀目标仍需要时日,核心通胀率仍较高。此外,欧洲央行近期也开始连续第九次加息,但行长暗示可能会暂停加息行动,以防止通胀变得更加根深蒂固。
总体而言,虽然当前通胀的形势复杂,但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整和监管手段,多国央行有望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同时控制通胀的风险,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