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国(阿拉伯语:دولة قطر,英语:The State of Qatar),简称卡塔尔,首都多哈,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国地势低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1152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563千米,无明确的省级行政区划,以一些主要城市为中心,全国分为9个地区。截至2022年9月,卡塔尔总人口为265.8万,属于阿拉伯民族,伊斯兰教为卡塔尔国教,本国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在当地也使用广泛。
公元7世纪时,卡塔尔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1776年间,先后受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统治。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1872年,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1882年,英国入侵,并宣布该地区为英国的“保护地”。1970年,颁布的第一部临时宪法规定卡塔尔为独立的君主制主权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1971年9月3日,卡塔尔正式宣布独立。
卡塔尔经济支柱产业是石油天然气及与之相关的石化产业,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油气出口收入丰厚。推行经济多元化战略,经济增长前景稳定,营商环境日益完善,拥有现代化的道路、地铁、机场、港口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市场化程度较高。卡塔尔是联合国、伊斯兰合作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的成员国,世界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成员及论坛总部所在地,2021年,卡塔尔GDP为1692亿美元。
历史沿革
在卡塔尔半岛上,当地居民已经维持了数千年的生产活动,但在前期的大部分时间,也仅仅是一些游牧部落的短期居住。其中,哈里发和萨乌德部落曾席卷过整个阿拉伯半岛(后来他们分别成为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的国王),并沿海岸线定居,进行捕鱼和珍珠养殖。这些部落为了争夺有利的牡蛎饲养场经常相互争斗,使整个领地分分合合,一直没有建立统一的主权。
卡塔尔在7世纪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1517年,葡萄牙入侵,1555年,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遭土耳其统治200多年。
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
1867年,哈里发成功将海军登陆沃克拉并取缔造反者。
1882年,英国入侵,并于1916年强迫卡塔尔酋长接受奴役性条约,卡塔尔变为英国的保护国。
20世纪50年代,英国放弃波斯湾阿拉伯国家的呼声越来越高。
1968年,英国官方宣布他们将在3年时间内放弃(政治上而非经济上)对波斯湾的控制,随后卡塔尔加入了巴林和其他七个休战国家联盟。但卡塔尔内部的反对意见很大,迫使卡塔尔脱离这个最终发展为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联盟。
1971年,卡塔尔举行开国典礼,正式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5日,卡塔尔首相兼内政大臣哈立德在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发布卡塔尔国的新国徽。新国徽由阿拉伯剑、棕榈树、大海、单桅帆船四大要素组成,展现了卡塔尔的传统历史文化。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卡塔尔是一个半岛国家,位于波斯湾西海岸的中部。卡塔尔东、北、西三面环海,海岸线全长563千米;南部陆地与沙特阿拉伯接壤,陆地边界约87千米;地理位置为北纬24°27′至26°10′;东经50°45′至51°40′,国土面积115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卡塔尔全国地势低平,最高海拔仅103米,多为沙漠或岩石戈壁,靠近西海岸地势略高,由兹克瑞特向南存在大范围裸露石灰岩。
气候
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分夏、冬两季。夏季从5月至10月,天气炎热潮湿,气温一般在25~46摄氏度,最高时可达50摄氏度以上;冬季从11月至来年4月,天气凉爽干燥,气温一般在10~30摄氏度,最低时为7度。年平均降雨量约为80毫米。
自然资源
卡塔尔自然资源品种较为单一,以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相关伴生资源为主。油气资源丰富,卡塔尔外交部网站数据显示,卡塔尔天然气储量全球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主要集中在卡塔尔的北部气田,该气田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气田,其面积相当于卡塔尔国土面积一半,已探明储量超过900万亿立方英尺(约25.49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份额20%。据“BP能源世界能源统计评论”数据显示,卡塔尔原油储量列全球第十四位,探明储量约252亿桶,约占全球份额1.5%。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显示,卡塔尔氦储量为101亿立方米,排全球第二,占全球储量的19.4%。
同时,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大的氦出口国和第二大生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