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号”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这一最新海洋工程重大装备,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了13项国内首创技术,被誉为迄今我国相关领域技术集大成之作。
“深海一号”能源站尺寸巨大,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投影面积有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总高度达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深海一号”能源站将用于开发我国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气田。该气田投产后,将依托海上天然气管网,每年为粤港琼等地供应30亿立方米深海天然气,可以满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2021年6月25日,该平台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从装备技术到勘探开发能力全面实现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跨越;9月6日,最后一口生产井成功开井,实现全面投产 。2022年2月13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该平台2021年6月25日正式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亿立方米。 2023年6月22日,“深海一号”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海底长输管道在海南陵水海域完工。
整体介绍
2021年1月14日,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在山东烟台交付启航。
“深海一号”能源站由上部组块和船体两部分组成,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质量设计标准建造,设计疲劳寿命达150年,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能源站搭载近200套关键油气处理设备,同时在全球首创半潜平台立柱储油,最大储油量近2万立方米,实现了凝析油生产、存储和外输一体化功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技术优势。
“‘深海一号’能源站尺寸巨大,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投影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总高度达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其船体工程焊缝总长度高达60万米,可以环绕北京六环3圈;使用电缆长度超800公里,可以环绕海南岛一周。”据中国海油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总经理尤学刚介绍,该项目在建造阶段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13项国内首创技术,攻克10多项行业难题,是中国海洋工程建造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2021年6月25日上午10时30分许,随着水下机器人顺利开启1500米深水下油气阀门,油气通过水下管汇进入生产处理系统,海面火炬点燃,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宣布,我国自营勘探开发的首个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
建设之路
该能源站建造质量标准高、施工技术难度大,又在施工关键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项目团队在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海油项目团队坚持“防疫和生产”两手抓,科学组织、高效动员,及时采取封闭式管理策略,在作业高峰期安全组织超过4000人昼夜奋战,使得项目工期缩短至21个月,为国际同等规模项目建造最短用时。
中国海油陵水17-2总包项目总工程师钟文军告诉记者,“深海一号”能源站对涂装质量和精度控制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组块和船体连接点间距不得超过6毫米。通过成功实施合龙工程,我国半潜平台船体总装快速搭载和精度控制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项深水施工技术突破1500米难关,全面掌握了中心管汇等10余种水下关键装备的自主制造技术,超大型深水装备工程总包能力显著提升。同时,该项目还引进了人员定位系统,无死角开展安全网格化管理,克服受限空间作业多、交叉作业多等难题,取得了1700万工时无事故的骄人成绩。
2021年6月7日消息,由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历经3年完成了设计、建造、安装,已进入投产前的测试阶段。目前已经完成了3台透平发电机的燃气模式测试和燃料切换的测试。在投产前还将开展天然气“脱水系统”、增压外输及储油舱惰化系统等调试。
“深海一号”能源站计划于2021年6月底投产。项目投产后,每年将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也标志着环海南岛并辐射香港、广东的海上天然气大管网成型。
2021年6月23日消息,我国第一个1500米水深自营深水天然气田“深海一号”于6月25日正式投产。
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这里有着世界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2021年6月26日上午10点,我国首个1500米深水的自主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通气。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气田。
2021年9月6日,随着东区最后一口生产井成功开井,中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实现全面投产,使我国在海洋油气领域实现重大跨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22年6月25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一年来,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2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由海向陆”保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的主力气田。
2022年12月30日,在位于海南三亚东南200公里外的深海海域,随着雄伟的“海洋石油982”钻井平台将钻头打向地层5000米深处,“深海一号”大气田的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2023年4月10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完成远程遥控生产改造与调试工作,具备在台风期间保持连续安全稳定生产能力,成为世界首个具备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2023年4月,‘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开始全面施工作业。
2023年6月22日,“深海一号”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海底长输管道在海南陵水海域完工,这是我国最长的深水油气混输管道,这条管道全长115.5公里,由9425根钢管连接而成,总用钢量相当于1.3个“鸟巢”,是我国最长的深水油气管道,搭建起连接“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油气输送主动脉。 6月24日,“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铺设完成海底长输管道,进入管道调试阶段 。
累计产气
2021年11月24日宣布,我国首个1500米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日产天然气达到1000万立方米,提前达到了设计产量峰值,实现气田整体开发方案设计配产目标。
2022年2月13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位于海南陵水海域的我国首个自营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自2021年6月25日正式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亿立方米。
2022年6月25日,中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一周年累计生产天然气已突破20亿立方米,累计外输凝析油超20万立方米。
深海一号每天将10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从海底1500米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送抵千家万户。
截至2023年4月,“深海一号”安全稳定运行650多天,累计产气超45亿立方米,外输凝析油超45万立方米。
重要意义
“深海一号”能源站将在陵水海域进行为期4个多月的油气生产设施安装和调试工作,预计2021年6月具备投产条件。陵水17-2气田投产后将依托海上天然气管网大动脉每年为粤港琼等地供应30亿立方米深海天然气,可以满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2021年6月25日,我国第一个1500米水深自营深水天然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从水深300米到1500米的迈进取得了重大进展。
所产天然气通过环绕海南岛、连通粤港两地的海底管线,在香港终端、高栏终端、南山终端分别登陆后,接入全国天然气供应体系,为保供增添“底气”。
获得荣誉
2021年12月,“深海一号”能源站正式投产入选2021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2023年3月19日,中国海油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工程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